〈歷史的記憶與遺忘―「臺籍日本兵」之戰爭經驗的省思〉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導讀文獻:周婉窈,〈歷史的記憶與遺忘―「臺籍日本兵」之戰爭經驗的省思〉,《當代》107期(民84.03):34-49。




一、有關人類對於歷史的「記憶」與「遺忘」:以台籍日本兵為主要研究對象


尼采:從求生意志的觀點來看:遺忘的本能,是以保住生之勇氣。
現實層次的觀點:由誰來決定什麼樣的歷史經驗是要被記憶或遺忘的問題。

二、建構記憶的機制:標準化的教育體系(文教體系)、大眾傳播媒體(媒體)、國家機器


當台灣史或台灣研究成為顯學,身為以台灣為研究對象的歷史工作者,要面對的問題為何?
(一)、 對台灣當前問題的分析缺乏歷史深度。例如:在討論台灣意識時,忽略了光復之前的歷史影響。對日據時期台灣歷史的不是很了解。其中又以中日戰爭期間的歷史最模糊不清。
(二)、 戰後歷史的斷層,造成記憶承上的斷層。

三、集體的歷史記憶
中日戰爭發生時,臺灣正值皇民化運動。集體遺忘下的台籍日本兵正凋零中。在保存、重建台灣人戰時經驗時,應:
(一)對歷史記憶的本質做思考;

(二)也應反省重建這段歷史可能產生的時代涵義。

四、歷史學家對於「集體記憶與遺忘」的解釋
(一)法國學者恩尼斯.賀南(Ernest Renan):遺忘是民族創造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共同性」來定義民族。作者認為:賀南並未處理凝聚一個民族或造就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或遺忘的過程,是否出於自願或強制的問題。推測賀南所指的是歷史的「自然」過程或集體意志的結果。

(二)英國社會人類學家恩尼斯.葛爾諾(Ernest Gellner):評論賀南的理論時,用的集體遺忘及健忘症來形容國家的形成。作者認為:(1)台灣人對於過去的集體遺忘或健忘症,是被國民黨政權透過文教和媒體操控的結果,是非自然的。(2)這類記憶是被排除在正統的群體記憶之外,缺少文字記錄,成為研究歷史的一個盲點。(3)但當這類記憶開始被重視,意識到強調彼此之間的差異性是族群認同的開端,原來的大認同開始分崩離析。

五、重建這段歷史的意義:戰爭期的「邏輯和感情」
時代背景:當時的台灣社會產生的是大和民族主義?還是台灣共同體意識?了解過去,才能給予一個適當的位置。了解台灣人戰爭期的「集體心靈」(或集體的感情和邏輯)、「心史」,有助於我們了解台灣意識的歷史源頭。作者認為:透過文獻材料和口述證據的整理、分析,才能真正掌握那個時代的集體心靈狀態。除了文字資料之外,內心深處的記憶是關鍵性資料。


*什麼是「口述歷史」:
(一)新興的歷史研究方法
(二)西方史學開始重視口述歷史與庶民文化的興起有關。


英國學者保羅.湯普森(Paul Thompson)認為:口述歷史能幫助我們跨越世代、階層和性別的鴻溝,對「非我族類」產生同情和了解。

六、以口述歷史搶救台灣的歷史記憶:被壓抑的歷史
口述歷史的一些問題:
(一) 採訪者的素質,必須具有足夠的背景知識。
(二) 需意識到口述歷史的主觀性和可能的偏見。
(三) 盡量拓展口述歷史的訪談類別。
(四) 採訪者的立場:隨時保持人道的關懷、一種能站到對反的立場感受事物的態度。

七、提問
(一)口述歷史所蒐集到的資料,其可信度有多少?人的記憶,其可信度有多少呢?口述歷史會因而受限嗎?
(二)口述歷史除了「選擇」的問題之外,還有如何運用與建構於歷史研究書寫的問題。即如何建構所謂的「集體記憶」。
(三)在解剖的過程中,擁有詮釋歷史權力的歷史學家們,同時也扮演建重新建構歷史的角色。其中,進行口述歷史所應具備的專業條件為何?

八、提問討論
口述歷史是一門專業,能用來重新建構被壓抑的歷史。因為臺灣歷史發展的特殊性,很多歷史是被壓抑的,而沒有聲音的,因此口述歷史對臺灣而言很重要,但在使用它時,也要知道它的界限。
綜合同學們分別提到自己曾進行過的口述歷史經驗,歸納出一些討論發現:
(一) 跟受訪者接觸的時候,可找到與官方不同的文獻資料,即透過個人保留的資料,來彌補現有資料的不足。
(二) 採訪者對於被採訪者背景的了解很重要。採訪者要知道受訪者的時代背景,才能較順利跨出。老師認為第一次訪談是重要的,可以先閒聊,彼此先建立互信的基礎,之後再從第一次訪談的線索,去建立後續訪談的關係。
(三)有關訪談資料如何進行事後查証的工作,則需要具備歷史歷史學家的敏感度。
(四)在看待歷史記憶,是透過何種媒介去進行書寫的問題,則可在後面幾篇文章來談。

九、相關研究資料
周婉窈主編
1997 《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劉道一
2008〈戰爭、移民與台籍日本兵―以劉添木生命史為例〉。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巫靜怡
2007〈日治末期溪湖人的戰爭經驗(1937-1945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吳智偉
2002〈戰爭、回憶與政治─戰後台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