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導讀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導讀文獻: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2期(民90.09):76-89。



面對人文社會科學以「視覺」作為文化分析重要對象的趨勢,作者主要以視覺文化研究作為切入點,介紹近年學術思潮下藝術史與文化史交涉的層面,物質文化的層面並未在該文討論範疇中。

首先,有關「視覺文化」能否定義為一門學科的問題。作者認為「視覺文化」並不能定義為學科,因為學科必須有固定研究對象及方法。視覺文化的研究對象卻都跨領域,論述也眾多,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多種,不限於各學門的傳統。若從各傳統學科來看,與視覺文化相關的學科有:藝術史、社會史、文化史、人類學、還有後設學科如電影研究、媒體分析、文化研究等。而對於歷史學而言,則有新文化史的史學潮流出現,此外受到結構主義及符號學的思潮影響,強調人類意義的建構性,表述史成為文化研究的核心。歷史學從研究過去發生的事情,轉向研究各種「歷史真實」的建構。原本被視為反映真實狀況的歷史文獻,變成各種社會力交結之下的產物-「文本」。視覺的物件之於歷史學而言,也被視為「文本」的一種,在討論「歷史真實」的建構,或主觀感受上極具分析效力。

接著作者提到藝術史這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因為在談及歷史學的研究涉及文化中的視覺面向時,藝術史學科的演變自然成為注目的焦點。藝術史來自德奧傳統的風格分析與內容詮釋,在1960年代面臨批判的狀態之下,開始轉變,出現社會藝術史,關注的焦點轉向將性別、階級與族群等身份帶入藝術史研究中。1980年代的反思最重要的收獲在於打破藝術史的「幽閉症」,而視覺文化研究的出現,創造了藝術史與其它領域交流的契機。

在此,作者舉出一些藝術史的專著來說明視覺文化產生的脈絡。Svetlana Alpers 的《The Art of Describing》,率先以「視覺文化」一詞分析視覺範疇的藝術品。其實這一詞是Alpers向其同事Michael Baxandall借用而來,但其實Michael Baxandall自已沒有用這個詞,他於1972出版的《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這本書提出「時代之眼」的分析架構,這個分析架構與「視覺文化」的研究課題相通。這兩本書都被藝術史學者視為「視覺文化」的開山之作。另一位作者,Panofsky於1927 出版的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透視》,為視覺文化研究提出一條寬闊的路,並直接與現今學術界普遍關心的人類認知模式與知識論議題相連。

最後作者認為,今日藝術史雖有跨學科、議題化及理論化的趨勢,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質疑,例如有關藝術品真偽的鑑定、風格傳承的研究等。如果藝術史要在學院中維持一席之地,必須思考其所產生的知識究竟對其它科學有何意義,而藝術史傳統中的文化史取向,正可提供學術發展所需之思辨向度與視野開展。尤其臺灣的藝術史家,更應重視這個問題。

提問討論
【問題】
在面對跨領域的學術潮流,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線已模糊,如何在這個潮流中思索新的研究發展而不失原有學科存在的意義?

【討論】
王正華老師這篇文章談到藝術史面對更前瞻性的思考,如視覺文化的跨學科研究,而不失掉自己學科特性。歷史學的訓練也是,對於某些資料的掌握,史料脈絡性的詮釋能力是需要具備的。視覺對於歷史學而言,是一種文本,並不會失去其歷史的真實性。視覺性的產物,畢竟是在某個時代生產的,為了誰,目的是什麼?從這些提問中,去發現視覺圖像更深層的意義。歷史學在面對跨領域的學術潮流中,不能關起門來,更應是去了解自己的優勢,勇於嘗試新的努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