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導讀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導讀
範圍:《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導讀部分
導讀人:政大台史所博二 蔡思薇 2010.10.6

1.本書問題意識:民族主義對現代世界早已有巨大的影響,但至今仍無法為民族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原因為何?民族主義的興起與變化又究竟為何?
2.作者嘗試論證,這些建構之所以在18世紀被創造出來,其實是從種種各自獨立的歷史力量複雜的交會過程中,自發萃取、提煉出來的一種結果。而且,一旦這些過程被創造出來,他們會變得「模式化」,被移植到各式各樣的社會地域,吸納各種形形色色的政治和意識型態,也可以被這些力量吸收。
3.作者對於「民族」的界定:它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但是是「有限的」想像,「非虛構」的,同時也是「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4. 作者認為,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這種改變分別為(1)世界性宗教共同體的衰退;(2)王朝的沒落;(3)神諭式時間觀念的沒落。
5. 報紙與小說的出現:18世紀報紙與小說的出現,展現出一種有別於中古世紀的時間觀,這是「同質的,空洞的時間」。新的時間觀念,為「再現」民族這種想像的共同體,提供了技術上的手段。
6.但這樣還不足以說明「民族」在眾多選擇中為什麼可以成為想像的共同體的勝出:這是在資本主義、印刷科技與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這三者的重合下(相互作用),使得一個新形式的想像共同體成為可能。
7.「第一波」民族主義,非語言為要素的民族主義:因美洲的殖民母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對當地歐裔的歧視,將他們的社會與政治升遷流動限制在殖民地的範圍內,使得他們產生了「受到束縛的朝聖之旅」的共同經驗,於是他們將殖民地「想像」成他們的「祖國」,將殖民地住民「想像」成他們的「民族」。
8.1820年代「第二波」民族主義,以語言為要素(但語言的選擇,是不自覺的繼承或出於方便):受到「美洲模式」與法國大革命的感染與啟發,民族獨立與共和革命的「模型」成為可供「盜版」。而拉丁文的沒落,以各地方言為基礎的語言學革命興起,孕育出一波民粹主義性格強烈的語言民族主義,且因為有「第一波」的模型可供盜版,因此在思想和行動上都比「第一波」更有自覺意識。
9.19世紀中葉產生的「第三波」民族主義:作者將之稱為「官方民族主義」,這是歐洲各王室對第二波群眾性民族主義反動力量的收編。王室藉以「歸化」民族,掌握對於「民族想像」的詮釋權。另外,第十章又進一步論證,透過殖民地政府對殖民地的想像,如人口調查、地圖與博物館等,殖民地政府如何透過制度化與符碼化的過程,將自身對殖民地的想像轉移到殖民地人民的身上,卻也進一步形塑了殖民地人民的自我想像。
10.一次大戰後亞非殖民地的「最後一波」民族主義:這是對「官方民族主義」的另一面「帝國主義」的反彈。但要注意的是,並非因有前人的模型可供盜版,便一定有成功的「民族想像」。因此民族主義的形成,是個「不平均與合併的發展」方式。
11.再次論證民族主義「想像」的「力量」:作者認為民族主義的內涵,完全不同於種族主義階級強調的的階級、權力等,追求民族主義的力量,是種幾近無私尊貴的情操驅使著。
12.民族歷史的敘述,是建構民族想像的一環,但特別要注意的是,歷史的敘述,不全然只是記憶,也可能包含遺忘。
吳叡人對於安德森寫作方式的討論:
1.歷史社會學與比較方法都是研究民族主義最不可或缺的途徑,安德森在此展現了歷史正確性與理論簡約性的平衡,且以傑出的敘事能力,將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做了觀照古今東西的論證。
2.安德森沒有落入一般社會科學式的思考,並直接面對民族主義這個真實而深刻的存有性問題,將抽象的概念藉由歷史敘事與理論搭配,在架構中賦予適當的詮釋與意義。
3.該書論證結合了多重的途徑,也啟發了各學科對於民族主義的各種面向。
提問
1.對於殖民地的統治,同時使得殖民地人民映射出對於自我的想像,影響了北美十三州、加拿大、澳洲等的殖民地自治主義。殖民地的概念似乎也並非對於民族主義的建立毫無幫助?因也可能成為殖民地走向獨立的過程?而日治時期的臺灣的情況又是如何?
2. 《想像的共同體》一書的寫作,的確有許多利用想像與描述的文字,甚至以譬喻的詩文入文,這樣的文字表現容易使人進入情境、流暢,歷史學的著作有可能這樣表現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